疫情之下,崇川教師不得已在線教學。為了能在這段時間幫助廣大教師提升自身能力,以建構高效課堂驅動有效學習,將學習時間和鍛煉機會還給每一個學生,以達到“少教多學,提質增效”的“雙減”預期。4月19日晚,五里樹小學的的全體語文教師相聚在屏幕前,參加了由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管建剛老師主講的《雙減背景下:我們需要怎樣的課堂》線上直播活動。
一上來,管老師開門見山地指出雙減就應該減少作業!那么怎么減作業呢?管老師向我們指明了兩個方向。
首先,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率,讓學生在課堂上有事可做。學習是一項實踐活動,無論是“學”還是“習”都是動詞,學習是需要學生親自去參與實踐的。實踐的方式有很多種,聽、說、讀、寫都是語文課中比較普遍的實踐活動,這幾項實踐活動中“聽”是在課堂上使用最多的,但是“聽”這種學習方式學生參與度是比較低的,絕大多數的同學都是把自己當成課堂的觀眾來“聽”的,往往是聽過就算了?!白x”在語文課堂上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式,齊讀、自讀、指名讀等,對于讀通常在課堂上的評價方式都是老師或者同學口頭評價:讀得很流暢,讀得比較通順,讀的聲音響亮……這樣的評價其實并沒有涉及到學生的語文能力發展。說和寫在課堂上所占的比例更少。所以老師們在課堂上確保學生真正參與學習活動的時間,學生的學習任務要明確,做到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了課堂學習中去……
再次,提高課堂任務的質量,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。在雙減背景下,減少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,更應該提高學習質量,要在課堂上提高學習效率。老師們要思考:每一節課40分鐘要讓學生做什么?學生做了這些以后能力能夠得到提升嗎?每一節課都應該提前設計好學習任務,有幾個任務,分別達到什么樣的目標,老師心里要清楚。
全體語文教師按時參會,細細聆聽,詳細記錄,邊聽邊反思,學到了滿滿的“干貨”。雖然直播課的時間有限,但相信此次直播帶給老師們的教育教學思考一定是無限的。
“思深方益遠,謀定而后動?!彪p減背景下,我們更需要高效的課堂教學,更需要在課堂上設計有價值的學習任務,讓學生做最少的題,有最大的能力提升。這對老師的個人素質要求非常高,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吧。
撰稿:黃曉亮
初審:葛蘇丹
復審:秦旭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