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端戰“疫” 深耕細“作”
——天生港小學數學組線上作業創新實踐
作業,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必要補充,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尤其對現階段的線上教學而言,線上作業作為師生互動、教學反饋的主要途徑,如何提高作業有效性,如何高效批閱線上作業,如何督促學生訂正作業等問題,是擺在天小數學組老師們面前的重要課題。
集體備課 凝聚共識
數學組的老師們群策群力、集思廣益,相聚云端,開啟線上研討。
老師們“各顯神通”,用愛心和責任不斷探索線上作業新路徑。
前置作業有妙處
施艷老師、儲金花老師預學單引路,思考有方向。每次上課前,老師們會學習平臺上的微課,結合課后習題和教參設計出每課的預學單,并根據學習情況不斷進行調整。在學習新課的前一天將預學單推送給學生,通過預習反饋了解學情。
作業形式有生趣
曹嘉玲老師為孩子們設計了豐富多彩的“疫”樣作業,有繪本閱讀,有思維游戲,讓原本枯燥的作業變得生動有趣,一份份小視頻蘊藏著老師們的愛心和孩子們的用心。
作業講評有創新
蔡家貴老師在答疑課程和批改作業的過程中,通過借助手繪板和whiteboard的注釋和批改功能,使答疑更有效,作業批改更方便快捷,演繹著隔空的交流。
批改作業有溫度
施思老師每天批閱百名學生的作業,夜深人靜也常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。一句句鼓勵的話,讓學生倍感溫暖。遇到學生難以理解的情況,施老師還會點對點地發語音留言,又或者打視頻電話,循循善誘、耐心講解。
作業評價有妙招
老師們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優勢,采用創新型的互動評價方式,除了在班級群里分享優秀作業,還運用微信小程序為孩子們設計了電子獎狀,激發學生參與線上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,增進師生情感。
疫情無情,作業有愛。雖然隔著屏幕,一份份作業,讓師生的心彼此相連;一份份作業,架起了師生間情感的紐帶。師生們云端戰“疫”,期待著早日相約天小校園!
文字:施思
圖片:數學組
審核:黃勝娟